微风荡漾,麦苗舞动,法庭周围的油菜花在春风的吹拂下,涌起一股一股金色的波浪,素白的法庭与这片金色的海洋相互衬托,呈现出一种特殊的美丽。周末处理完手头工作,我漫步在金色的花海边,身上的疲惫感也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回顾自己近来接触的案件,我又不免想起了那次难忘的千里巡回审判。
时间回到2022年底,马集法庭“家事调解室”来了一位“特殊”的当事人。原告李某是一位后天白内障导致失明的盲人,被告王某因先天骨质问题瘫痪在床。2013年,李某和王某经人介绍相识后,相似的经历使得他们便很快踏入婚姻殿堂,婚后共同生育一位健康的男孩。可惜生活上的困境和家庭琐事让双方在生活中产生矛盾,被告王某随其母亲带着孩子到了河北廊坊哥哥家中居住,双方过上了长期分居生活。调解室里,原告李某要求解除此段婚姻。在听完原告的诉求后,考虑到双方的孩子尚小,双方的结合本身不易,沈小平庭长从情感、孩子、生活环境等角度,耐心劝导原告不要轻言离婚,经过一番耐心的劝说,李某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就离开了法庭。但在2023年的2月份,李某再次拨通了沈庭长的电话,决定提起离婚诉讼。
在收到李某提交的立案材料后,沈庭长综合该案的现实情况,认为该案应该面对面调解才能最终化解矛盾,更好地保护双方权益。为此,在请示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振芳并在其叮嘱和批准后,沈庭长便带领着我和法庭干警奔赴千里之外的被告所在地河北省廊坊市。
在去廊坊的途中,沈庭长与我们预演了几种调解方法及应对方案,他对我们说道,“双方的情况比较特殊,对小孩的抚养问题争议比较大,如何能化解双方情感纠纷和保持血缘亲情的持续存在是调解的目的”。在抵达到廊坊后,沈庭长便带领我们前往被告家中,见到被告王某后,沈庭长先与之聊天,听其真实想法,找出并指出双方矛盾的原因及问题关键,并向被告进行明理释法。
在原告到达被告家中后,沈小平庭长先是组织原、被告进行庭前调解,希望双方能够再给予彼此一次机会,但双方离婚态度都较为坚决,均不再愿意继续过下去。
考虑到原、被告双方的态度,按照之前的调解方案,沈庭长决定采用“背对背”调解的方式尽可能地化解矛盾,由他对原告进行劝说,由我对被告进行劝说。结合前期掌握的情况及当事人的诉求、历经4个小时的耐心劝说,争议焦点逐一被调解,原、被告双方最终就离婚、儿子抚养、被告生活帮助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现场签署了调解协议书。
期间我们见证了原告及其儿子的舐犊情深,也不断为他们尽可能的化解心结。看着他们不会因为感情问题影响儿子的生活,不会割裂亲情,我们一行谢绝了挽留,在双方的一再感谢中离开了被告家中,也祝福他们以后生活幸福。
皎洁的月光下,夜晚廊坊的风依然刺骨,但我们的心却是暖的。成功的调解化解了彼此矛盾,更是给这个特殊的家庭一个都能接受的结果,为双方及儿子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未来。正如沈庭长所说,“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现在、未来,能替他们考虑得我们都考虑到了,当初我们决定设立马集法庭“家事调解室”就是为了更好地调解农村日渐增多的离婚案件,希望当事人都能够慎重对待婚姻对待未来”。
廊坊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沈庭长对案件的把握和处理,让我感受到身为法官必须有法律的专业性和工作的严谨性。另一方面,我也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法庭干警的责任与使命。法庭虽小,却联系着千家万户,法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切身感受,人民法官传递出的那份司法温情,是照进当事人心里那束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于我而言,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律师再到一名基层法庭干警,身份虽然一直在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还是那份为法律事业贡献力量的初心。而今,面向新时代,奔向新征程,新时代给现代化人民法庭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乡村振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是新时代交给我们的新课题。唯有坚守初心与使命,以实干笃定前行,才能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