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条河叫白龙河。在我的记忆里,小河总是一路欢歌,无论春夏秋冬,蜿蜒曲折,穿村而过。
白龙河留下了我童年的身影,流淌着我儿时的欢乐。上小学时,学校养了许多羊,同学们轮流到河边放羊。我们常常把羊群赶到绿油油的草滩上,任它们有滋有味去享受。我和伙伴们便赤条条地跳进河里学游泳、打水仗,把污泥抹到脸上唱“老包”、演“花脸”,自由自在,惬意极了。太阳落山了,我们就赶起羊群,唱着小曲儿,晃悠悠地回到村庄......
我清楚地记得,家乡人民谨记毛主席“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谆谆教导,发扬“愚公移山,改造山河”战天斗地的精神,冒酷暑、战冰雪,兴修水利。不到四公里长的白龙河就修五个大水库,建了十多个排灌站,美丽的白龙河使十年九旱的家乡旱涝保收,同时又发展了养殖业。
潺潺的白龙河给家乡人民增添了快乐,带来了幸福,更增添了希望。先辈们“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精神,至今依然鼓舞着我。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那年,我外出打拼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踏上故土,看到的却是一片凄凉的景象:悠然自得鹅鸭看不见了,婀娜多姿的垂柳看不见了,河边乡亲们爽朗的笑声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树墩、杂乱的石块,丛生的杂草和一张张带着忧伤的、憔悴的面孔,昔日靠集体力量和人们辛勤汗水铸造的影剧院,被毁掉成了一堆废墟,白龙河里堆满垃圾,臭味熏天,河底时隐时现、似流非流的细水,像小白龙流出的眼泪,在向苍天哭诉着什么......
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我终于明白了造成恶果的原因:一些村干部忙于个人发家致富,对集体事业漠不关心,致使许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而废弃,结果洪水暴涨,水库决堤而毁。从此,白龙河干涸了!
秋高气爽,长天一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告假几日回家收秋种麦。闲暇之余,在与相亲友的交谈中得知,白龙河又如以往,潺潺曲水,涓涓流淌。我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于是,我将信将疑飞也似的跑到白龙河边看个究竟。
来到白龙河边,我精神为之一振。金秋时节,白龙河两岸杨柳成荫,鱼翔浅底,稻菽飘香,鸟语花香,犹如画中仙境,美妙无比。故乡的白龙河,你离开我已十多年,身在旅途,我慢慢地变老……而你依然风采奕奕,河水依然清澈、日夜奔流。欢快!
我沿河而上,目睹美丽的秋色、清澈的秋水使我倍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我与好友兴致勃勃,边走边谈,从昔日山清水秀的美丽故乡,白龙河坎坷遭遇到治理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提起生态环境治理,好友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新一届村委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非常重视生态环境治理,千方百计投入人力物力实施白龙河治理工程,村两委一帮人亲力亲为,带领党员干部群众顶烈日、冒酷暑、战高温清除淤泥杂物、疏通扩充加固河道,全面实施白龙河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或许是大伙改造自然的冲天干劲感动了上苍,今年夏秋时节大雨滂沱连绵不断,山洪暴发冲开了堵塞多年的水眼。随着河道治理工程的推进,白龙河慢慢苏醒了,重返了往日的风貌。河水静静地流淌着,河面如同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可以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河底自由自在地游玩。岸边垂柳如丝,展开了碧绿的柳叶,微风吹来,随风摇曳。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验到乡间那自然景色的优美!
如今,家乡的白龙河,不分昼夜,川流不息。这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户人家的白龙河啊,又有了昔日的美丽。春天的白龙河显现出了它的勃勃生机;夏天的白龙河有着特有的闷热;秋天的白龙河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冬天的白龙河流露出它的狂野洒脱。
夜深人静,我独自漫步在河边,静听哗哗、哗哗、哗……的水流声,我陷入了沉思。我不是哲学家,但我知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充分、客观的去认识自然,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家乡的白龙河虽然没有黄河长江那样奔腾壮观,没有西湖那样美丽秀色,但是它承载我童年的乐趣,承载着家乡人民的未来和希望。我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我爱家乡的一山一水,更爱家乡的白龙河﹑家乡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