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调解是宝 和谐是福

          发布时间:2010-08-03 08:16:39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无大小之分,这是我做事、做人的准则,在我任层基法庭庭长的一年多来,我深感老百姓的疾苦,善良和朴实,他们的事我一直装在心上,我用诚心、爱心、公心处理每一起纠纷,对待每一个人。当我成功调解一起又一起案件,坐在办公室小憩的时侯,望着墙上挂着的一面面锦旗,不由地感到欣慰,其中一面锦旗让我终身难忘,记忆犹新。

        2009年刚入腊月的第一天,路上的冰使人们行走起来很艰难,时针刚指向8点,10位农民工推着自行车来到了法庭,脸和手被冻得通红,我急忙给他们倒上热茶,让他们进屋先暖暖身。经询问,才知2008年10月份,大用集团在西夏镇庄铺村建鸡场时,包工头孟某拖欠他们的工资16700元,经催要一年多,也没要过来,眼看快过年啦!才到法庭起诉。

        我仔细地审查了他们的诉状和有关证据,我当即立了案,并向他们许诺,工资款一定帮他们追要过来。该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了此案,因被告孟某是舞阳人,但在太康县境内施工,我和庭里干警驱车到太康县找孟某,送达有关法律文书,见到孟某后,孟某态度非常好,保证五日内将拖欠的工资付清,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开庭时间也定在了五天的最后一天。我心里稍微松了口气,但不敢懈怠,为保证农民工尽快拿到工资,我几乎天天打电话,每次孟某保证得都非常好,可到了开庭时,孟某不但未到庭,再打电话已是无法接通的声音。这时我已感到案情的复杂,工资难于兑现的难度。但我没气馁,这增加了我必须为农民工服务好的决心。我考虑到缺席判决会给以后带来很大的执行难度,在庭审中,我不放进任何一个细节,终于查清该工程的工程目头不是孟某,而是李某,孟某是施工的负责人。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我当即告知原告追加李某为被告。

        当我找到李某给他送达法律文书时,李某称孟某不干了,但李某愿意负责偿还,并且保证10天内一定偿还,这时我真正松了一口气,李某分包的工程就有好几处,且是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人,有经济实力,十天的时间到了,打李某的电话已是欠费停机,多方打听,获知李某另一个手机号码。打电话,李某不接,发短信想用诚心感化他,没反映。我只好用别人的手机给他打电话,李某一听是我的声音,态度极恶劣地说:“想找谁找谁,我不会还的”,说完“拍的”一声,把电话挂了。

        我想如果这样缺席判决,承诺春节前给农民工讨要回来工资却成为泡影。我于是调整了工作思路,查找该工程的对外分包工程情况,了解到李某的工程款部分未领完,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一面向负责对外分包工程的经理介绍案情,取得其支持,一面向主管院长汇报,冻结李某的部分工程款。

        这时李某坐不住了,主动给我打电话要求到法庭和原告协商,先支付10000元,下余6700元,五时还清。十原告到法庭后,对原告的出尔反尔行为非常气愤,坚决不同意调解。我看到这种情况,就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做任何事不要带气,应以和为贵。最终达成了还款协议,为了以防万一,双方约定到时如不付工资款,应加倍支付工资款。李某当即履行工资款10000元。

        支付下余款的最后一天,已是腊月28,各家各户在备年货,这天我早早地到了法庭,李某早已等候在那里,带着余款6700元。当我通知原告来领下余工资款时,他们也送来了一面锦旗:“人民的好法官,农民的保护神”,喜悦之情谥于言表。

        责任编辑:宋营    

        文章出处: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

        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

        您是第 5032976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