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业外作品

        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

        办理一个案件 挽救一个家庭

          发布时间:2010-08-03 08:18:11


        我读高一的时候,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他被病魔折磨了许多年,我立志将来要学医,做一名医生,医治众人的疾病,解除病人的痛苦。但到高三的时候,正赶上一次招干考试,父亲极力让我参加,当时被县法院录取了,父亲很高兴,我却为梦想的破灭和从此无缘的高校生活忧郁了好长一段时间。及至上班后,一位老庭长知道了我的情衷,他笑着对我说,法官也是“医生”。我在法院从事了十八年的刑事审判工作,去年到法庭又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上我都在细细品味着老庭长的这句话。当事人提起诉讼,意在让法官解决纠纷,他们是有了麻烦的“病人”,法官的任务就是要运用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把当事人的纠纷“摆平”,这种“摆平”不是判决书呈现的静态的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的“事了”。解纷止争不仅仅意味着案件的处理在程序上和实体上暂告终结,而且意味着消除当事人在心理上与精神上对抗、对立情绪,不仅要解开“法结”,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开“心结”。

        今年春节前,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李某哭着来到法庭,说她丈夫李某对她实施暴力,强烈要求与丈夫离婚。我们看到原告腿上和胳膊上、手上多处受伤,胳膊和手又红又肿,一时大家都感到很是气愤,我们当天就找到被告,问原告身上的伤是否是他所致,被告耷拉着头,不吭声,只是点点头,我们告知他原告起诉与他离婚时,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不同意离婚就扭头走了。第二天我们通过巡回办案,了解到被告父母多年不合,被告到了成家的年龄,很少有人和其提亲,后经人撮合,被告到原告家做了上门女婿,如今,两人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和一个女儿。前几年,两人感情尚好,2009年下半年两人却生起气来。了解到原被告没有太大的矛盾,我们一方面去做被告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建议原告考虑能让父母和子女过个安祥的春节,和被告适当的改善关系。初五那天我在法庭值班时,没想到原、被告一起来到了法庭,说他们已协商好了,被告同意离婚,并就子女和财产已打成了协议。此时如果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他们制作一份协议笔录,此案就算审结了,但是当我看到那两张痛苦、无奈的脸庞,我心中隐隐作痛,良知触动着我,使我体味到法官不仅是定纷止争的裁判者,更应该成为辩析法理的宣传者,成为一名安抚人心、抚慰人性的“医生”。

        我让他们坐下来,向他们释明只有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才能准予他们离婚。然后,慢慢的和他们拉起家常,谈起原告为什么不嫌弃被告的家境与被告成家,谈起被告为什么能舍得下三个孩子,同意和被告离婚,两个小时过去了,天气虽然很冷,我却没有一点寒意,因为我相信我又将促成一对夫妻重归于好,因为我知道他们都有爱,只是他们有解不开的“心结”。原来,被告父母上了年龄,身体不好,他们要求被告对其进行赡养,而原告认为被告父母很少照看孩子,在其困难的时候没有关心过他们,不同意赡养两位老人,由此引发了和被告之间的矛盾。两人生气后,原告常常外出,时间一长被告怀疑原告有作风问题,2010年元月份,在被告骑摩托车带着原告回家途中,二人再次发生口角,被告一时性起,驾驶摩托车带着原告狂奔,原告情急之下跳车,致上下肢多处摔伤,当天即赶到法庭愤而起诉,坚决要求与被告离婚。我对被告不安全驾驶晓以利害,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夫妻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要求他向妻子认错,尽心尽力求得妻子谅解。同时说服原告应当尊重被告父母,赡养老人。一番调解工作做下来,没想到原告仍然坚持要求离婚,长年的法官生活造就了我一份韧劲,再次劝说原告时,原告说出了一件事使我骇然,她说被告昨天夜里在院中磨一把小刀,随身携带在身上,并且感到他精神上也不正常,如果再继续生活下去,被告有一天会伤害她和孩子。被告承认身上携带有把小刀,我让他把小刀拿出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时,被告泪水夺眶而出,他道出了实情,他对生活茫然、绝望,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他父母造成的,他打算和原告离婚后就回到他父母身边,用这把小刀结束自己的生命,一方面解除了这痛苦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算是对父母的报复。经过几个小时思想工作,在耐心劝说下,原告终于原谅了丈夫的过错。几天后,原、被告又一次来到法庭,原告要求撤诉,并说已把孩子托付给了双方父母照看,他们准备一起外出找工。

            这个案件终于审结了,由此我深深的体会到周口市中院党组创新办案理念,提出“四个一办案理念”的重要性。我为终于医好了这个家庭的“病”,挽救了一个家庭,而感到欣慰。

        责任编辑:宋营    

        文章出处:亚博365_bet3365info_365bet上网导航人民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032975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